聚焦3.15丨“高管微课堂”风险提示:警惕“代理维权”陷阱, 小心“失钱”又“失信”
发布时间:2025-03-14

       大家好,我是小康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丹,很高兴通过“高管微课堂”向广大消费者进行“警惕‘代理维权’陷阱,小心‘失钱’又‘失信’的风险提示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涉金融领域的非法“代理维权”活动呈现黑色产业链化趋势,非法代理维权不仅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、产生额外金钱损失,还会使客户的正常维权受阻以及影响个人信用,代理维权明显不是馅饼而是陷阱,消费者需警惕以下风险及防范要点:

       一、代理维权常见的使用手段
 ‌      虚假承诺诱导‌:以“优化债务”“修复征信”“全额退保”等不实宣传吸引消费者,虚构成功案例诱导委托‌;
 ‌      高额收费设套:前期以“免费咨询”为诱饵,后期收取“材料费”“服务费”,甚至要求签订不平等协议约定高额违约金‌;
 ‌      教唆恶意投诉:伪造贷款误导销售、暴力催收等虚假证据,或谎称信用卡被盗刷等,发起大量不实投诉‌;
 ‌      滥用敏感信息:要求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,可能导致信息被倒卖或用于诈骗、洗钱等非法活动‌。

       二、代理维权主要的危害后果
‌       财产损失风险:支付高额费用后,维权资金可能被非法侵占,甚至被套取信用卡或贷款资金‌;
 ‌      信用记录受损:轻信拖延还款等建议会导致逾期,直接影响征信记录,阻碍未来贷款、购房等‌;
‌       法律风险升级:若参与伪造证据、虚假报警等行为,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或妨碍司法公正‌;
‌       生活秩序扰乱:终止合作后,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掌握的信息骚扰消费者及亲友‌。

       三、代理维权有效的防范措施
       对于代理维权,小康人寿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护:
‌       强化个人信息保护:切勿向非法机构提供身份证明、金融账户等敏感信息,避免信息泄露后被冒用‌;
 ‌      选择正规维权渠道:对金融业务有异议时,应直接与金融机构沟通,或通过监管部门、司法途径解决‌;
 ‌      警惕非正常承诺:对“维权不收费”“100%成功”等宣传保持警惕,避免陷入连环收费陷阱‌;
 ‌      维护信用记录:养成按时还款习惯,避免因轻信“债务优化”等说辞导致信用污点‌。

       如果消费者已遭遇非法代理维权,小康人寿建议消费者及时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通过合法手段维护权益,避免“失钱”又“失信”。

 
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