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湖南金融监管局】关于防范非法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的风险提示
发布时间:2025-08-26

       近期,非法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活动频繁,部分不法分子以“保险维权”等名义,诱导消费者恶意投诉或举报保险机构进行退保并收取高额手续费,甚至篡改信息、伪造材料,不仅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威胁个人信息安全,挤占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,也扰乱金融市场秩序,影响社会稳定。

       典型案例:张女士于2018年在某寿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疾保障保额20万元的保险。2024年7月,张女士的一个“朋友”劝说其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低,若委托“代理退保”可全额退回所交保费。张女士听信“朋友”教唆提供了保单、身份证复印件并支付了相应的“咨询费”。随后,该“朋友”通过捏造投诉理由、伪造投诉材料多次投诉向公司施压。经公司核实无合理有效证据,拒绝了全额退保诉求,最终以现金价值正常退保。
       退保3个月后,张女士确诊乳腺癌需住院治疗。面对后续高额的化疗费用,张女士再次找到保险公司寻求理赔帮助,因该保单已退保无法享受重疾保障,张女士对自己“代理退保”行为懊悔不已。

       非法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主要有以下常见套路:
       一是虚假宣传诱导:以“全额退保”“免费咨询”“代理维权”等为幌子,通过网络、短信、电话等渠道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,诱导其委托办理退保。
       二是高额收费牟利:收取退保金额20% - 50%甚至更多的高额手续费,甚至还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形成“连环套”,谋取更多非法利益。
       三是伪造证据投诉:通过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,胁迫消费者编造虚假理由等手段,干扰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秩序。
       四是切断沟通渠道:切断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直接沟通交流渠道,控制消费者的信息和决策。

       非法“代理退保”行为主要存在以下风险:
       一是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。消费者被怂恿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,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、健康状况等变化,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、保费上涨、被拒保等风险。
       二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。利用“信息阻断”骗取高额费用牟利,诱导消费者购买所谓“高收益”产品,截留侵占退保金,甚至以极端手段骚扰、恐吓、威胁消费者参与网络借贷、诈骗、洗钱、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。
       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存在泄露消费者身份证、户口簿、收入证明、保单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隐私风险。
       四是信用受损风险。存在消费者贷款逾期、保费断交等违约风险,形成征信不良记录,对消费者未来贷款、出行、就业、任职等产生不良影响。
       五是法律风险。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教唆、指使、诱导消费者编造理由、伪造证据、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、举报或诬告,使消费者面临较大法律风险。

       湖南金融监管局提示保险消费者:
       一是谨慎理性办理退保。消费者应对“代理退保”提高警惕,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“退旧投新”、“高收益”产品等宣传,防止上当受骗。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、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,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,谨慎理性衡量是否有必要办理退保。
       二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。妥善保管好个人银行卡、身份证、保险合同等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,如遇不法分子窃取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、利用投诉和退保实施诈骗以及有 黑恶势力进行威胁、恐吓等,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       三是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。消费者应树立依法维权意识,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捏造歪曲事实。退保可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客服热线、网点柜面等渠道办理;保险合同纠纷可向 当地保险行业协会等组织申请调解,或依法通过仲裁、诉讼等途径解决;如保险公司涉嫌违反保险监管法律法规,可通过信函、来访等方式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反映。


       文章来源: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
       链接网址:https://www.nfra.gov.cn/branch/hunan/view/pages/common/ItemDetail.html?docId=1218753&itemId=1480

 

 

返回列表